截图自国家医疗保障局门户网
9月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种植牙单颗定价、及集采推进和各级医疗机构如何参与等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并对政策进行了官方解读(以下简称《政策解读》)。
《口腔观察》新媒体就此对《通知》的部分关键点进行了梳理,并搜集整理了媒体及部分行业人士对《通知》的看法。
文︱《口腔观察》 谷雨
主要目的:降价
单颗医疗服务费4500元,但不搞一刀切
自去年媒体开始披露种植牙集采消息以来,如何集采,什么时候集采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不同的是,患者关心的是种一颗牙能少花多少钱,而医生和行业人士关注的是,各个环节究竟如何降价?例如,种植环节中的医疗服务收费、牙冠价格等。
种植牙的价格治理政策牵动多方利益。
截图自央视网
在国家层面,种植牙的价格问题最终被归为“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其范围涵盖植体、各类耗材及医疗服务全流程。在植体等耗材的集采,已成共识,而且大局已定;牙冠的价格也确定通过竞价挂网产生。但种植医疗服务价格该怎么降,直到8月份以前,都没有明确。
进入8月,种植牙的价格治疗工作推进明显加快了步伐。国家医疗保障局先是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紧接着,又在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就“技耗分离”,“40%以上机构参与集采”等措施征求意见。9月2日,国家医保局公布意见征求结果,8日,《通知》正式发布,多项措施和安排得以落实。
截图自央视网
业内高度关注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得以明确:“三级公立医院单颗常规种植的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4500元”。其中包括:门诊诊查、生化检验和影像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等医疗服务价格的总和,不含种植体和牙冠。
据了解,常规口腔种植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其中尤以“医疗服务”价格最难界定。它和医疗机构的参与程度一起,被认为是种植牙集采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难点。去年以来,就有多位专家向《口腔观察》新媒体表示,植牙过程应该“体现医生技术劳务价值”。如今,《通知》中“技耗分离”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在种植过程中实现技术归技术,材料归材料的想法。
据《通知》显示,目前各省份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收费中,医疗服务部分的平均费用超过6000元,一些省市费用超过9000元,已经成为种牙贵的重要原因之一。《通知》把4500元作为调控目标,恰好补齐了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这块板子。
让业界颇松口气的是,《通知》没有人为设定具体量化目标,而是综合群众、医疗机构、专业人士等各方意见,提出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4500元。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地区或医疗机构,《通知》也明确了允许适当放宽的条件。
在随后的《政策解读》中,国家医保局从4个方面阐释了这一调控目标的意义:
第一,调控目标的功能就是“控高”。开门见山的提出要把目前价格畸高的降下来。
第二,调控目标没有搞“一刀切”。个别地方可上浮,但不超过20%,具体由省级医疗保障部门以城市为单位确定并公布。
第三,4500是“达标线”,不是“托底线”。有条件的地区应实事求是地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总价已经低于调控目标的地区鼓励继续实施亲民价格。
第四,调控目标是医疗机构的“高线”,不是绝对的“高限”。调控目标主要是引导医疗机构更多的加强自我约束,也提示患者对明显超线收费的警惕和监督,通过对各方预期的不断引导,共同将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调整至合理水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调控目标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仍按规定自主定价。国家医保局希望通过公立医院发挥价格“锚”的作用,把调控目标的治理效果传导至民营医疗机构,引导价格偏高的民营医疗机构也向调控目标看齐,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同频共振。
具体安排:治理三步走
今年第四季度价格政策落地,集采实施
社会各界对口腔种植政策的落地,可谓“望穿秋水”。
9月8日发布的《通知》,明确了集采、挂网,专项治理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进度安排。
截图自央视网
按照《通知》部署,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时间跨度从今年8月开始,直到2023年下半年。
第一阶段:启动。
关键词:价格调查、价格政策、集采公告
从2022年8月开始,初期主要是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为规范项目和价格、实施集中带量采购奠定坚实基础。对调查登记期间发现的违规收费线索,及时查处纠正。相关工作不涉及政策调整,因此已经在《通知》正式印发前部署开展。
9月-12月,将陆续出台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发布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招标公告,实施种植牙牙冠竞价挂网,各地也将及时制定发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的项目和价格政策。
第二阶段:实施。
关键次:价格落地、监测
2022年12月-2023年3月,是专项治理的实施阶段。种植体、牙冠、医疗服务等各项价格在各省陆续落地实施,由当地医疗保障部门重点做好监测工作,密切关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和种植体等耗材的实际采购情况,以及种植牙耗材、种植牙手术价格、患者次均费用等重点指标变化,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实落细。
第三阶段:回头看。
关键次:投诉、检查、通报
2023年下半年是专项治理“回头看”阶段,由各省安排部署。主要是以区域内价格排名靠前、群众投诉举报较多、拒绝参加种植牙集采或隐瞒报量的医疗机构为检查重点,检查过程中发现医疗机构重复收费、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线索,以及提供口腔种植医疗服务过程中不合理不规范的检查诊疗行为,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通报,国家医疗保障局将适时组织督导和交叉检查。
行业回应:
定价比较理性 有望提升牙种植渗透率
业内人士对“三级公立医院单颗常规种植的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4500元”做出回应。
中华口腔医学会民营分会副主委、青岛聿明口腔医疗机构院长王聿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一)定价是比较理性的,综合权衡了患者利益和种植牙行业发展需求。”他认为,新规没有出现业界担忧的“地板价”,应该是对未来行业发展、种植牙医生的技术提升等各方面因素进行了综合考量;而界定三级公立医院价格是医保局开展种植牙价格治理迈出的第一步,市场效应究竟如何,还需继续关注各地医保局对一级、二级公立医疗机构的定价水平,以及全国性种植牙耗材集采的落地情况。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也表示,“我们一直预计种植牙作为消费型医疗,降价是大势所趋。第一步就是通过带量采购,把耗材的价格降下来,第二步就是从产品推及医疗服务。种植牙的医疗服务费用更高,现在服务价格的调价幅度在50%左右,这个幅度是相对合理的。”
截图自央视网
《通知》在解读口腔种植价格监管必要性时,还特地提及“加强监管并没有改变民营医疗机构自主定价的政策。”而是管预期、管规矩、管行为,引导和促进良好市场秩序的形成。四川省民营口腔产业促进会会长,西南牙科连锁龙头华美牙科连锁董事长荣长根对此表示认可,“民营也要符合国家政策才行,重点打击‘人头费’、‘引流费’等手段,我认为是在往合理方面引导。”他说。
国金证券则认为,专项工作细则同时兼顾了治理力度和可执行性,有望挤压种植牙医疗服务和耗材不合理的价格水分;专项治理开展后,我国种植牙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口腔医疗服务的行业估值也可能触底反弹,从历史相对低位回升。
《澎湃新闻》就此事发表评论认为,(专项整治行动)有望终结“一口牙抵县城一套房”。评论认为,这次降价的最大特点,是“技耗分离”,要求耗材和医疗服务都得降价到位,将“葫芦”和“瓢”一起按下。
以理性政策开展口腔种植价格的治理,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期待,也符合多数消费者的意愿。
正如国家医保局在《通知》中所说,“口腔种植的医疗服务、医用耗材长期实行宽松为主基调的价格政策,客观上促进了行业快速发展,但对行业的引导、规范和监督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收费乱象层出不穷,社会反响强烈。价格治理应在法律框架下,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应以市场和自主为由,回避监管责任。”
点此蓝字部分,阅读国家医疗保障局《通知》及《政策解读》原文。
本文资料来自于国家医疗保障局门户网、央视网、一财网、经济观察网、澎湃新闻等。
//////////
为全景展现中国口腔智造的新成就,推动中国口腔智造品牌建设,挖掘中国口腔智造领军品牌,探寻中国口腔智造的创新基因密码,彰显中国口腔智造文化风采,填补中国口腔智造文献研究空白,弘扬中国口腔智造的创新精神、由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指导,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业委员会、《口腔观察》新媒体全矩阵平台联合主办,重磅推出“中国口腔文化工程——民“星”闪耀,逐“光”未来”暨探寻中国口腔智造100强品牌故事”活动。
本活动采取推荐和自荐方式加入,品牌征集对象为在中国境内拥有合法工商注册及取得国家和行业相关资质的国产化口腔医疗器械设备厂商、义齿加工、3D打印、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推广、口腔互联网服务等企业;在业界有显著的品牌IP辨识度,在国内或国际口腔市场拥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具备良好口碑;具备良好创新能力及研发团队,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及未来升值空间,保持有独特的核心领先竞争优势。
本次活动将由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业委员会、《口腔观察》新媒体联络组织资深媒体人、作家,通过线上线下访谈、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全新视角书写中国口腔智造品牌故事。并通过20余家新媒体矩阵广泛传播,组织专家评选“中国口腔智造100强”系列榜单,集结出版首部展现中国口腔智造水平与风采的权威、新颖专业成果参考读物《中国口腔智造100强》,填补中国口腔智造文献研究空白。
活动报名参与方式 电子邮箱报名投稿:kqgc618@163.com 组委会18123211286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