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口腔观察》小满
导读
中国智造,赋能健康中国。近年来,中国口腔界掀起的专利申报、授权、转化热潮正凸显出巨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行业榜样意义和市场价值。
在2021年北京国际口腔展上,韩国某公司涉嫌侵权广州欧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陶齿球面自锁托槽”口腔正畸技术专利技术事件引发热议,最终以涉嫌侵权产品被撤展,涉嫌韩企及代理商对欧欧公司书面道歉,承诺涉嫌侵权产品不进入市场而完结。据了解,欧欧医疗从2011年开始专利研发,迄今已拥有近200项知识产权。
数据
来自科技创新情报SaaS服务商——智慧芽(PatSnap)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在“假牙”领域共有2万余件发明专利,其中有效专利420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1.1万余件。美国在该领域内拥有的发明专利最多,高达2900余件,中国排名全球第二,共有2500余件发明专利。
《口腔观察》为此从专利热潮视角,呈现中国口腔科技创新能力与市场机会。
“国家队”样本
在本月举行的2021年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机构研发的“复杂口腔修复体的人工智能设计与精准仿生制造”项目获得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这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科研创新成就走向前台。
数据显示,作为“国家队”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近年来专利成绩斐然,近三年共申请专利97项、授权40项、转化28项,在国内假牙领域内的发明专利数量名列前茅。目前医院拥有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口腔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或基地。
北大口腔医院科研主管副院长邓旭亮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称:”医院在口腔材料和数字化诊疗设备的研发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批数字化诊疗设备,如颌骨定位辅助机器人、颅底及面侧深区穿刺手术机器人、自动牙体预备机器人系统和功能易适性数字全口义齿等“。
民营口腔进入专利赛道
近年来,我国大型的知名民营口腔品牌连锁机构也在专利研发上开启了新局面。
北京劲松口腔”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凭借近150位教授、正副主任医师、硕博的执业医师团队与高校、科研院校等机构合作,开展医疗器械研究与创新运用,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获得口腔医学类实用新型专利技术20余项。
上海鼎植口腔集团也在专利研发上获得不小成绩。该集团高振华院长与上海九院张志愿院士、杨驰主任、邹多宏教授共同研发的九项口腔医疗技术成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九项专利填补了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在“穿颧种植”、“穿翼板种植”、“即刻种植”临床手术上的空白。
高振华称,2021年下半年,鼎植将继续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士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送审专利,预计将申报近40项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
口腔护理专利”保卫战”
口腔护理赛道近年来大热。这一现象背后,可以明显地看出国际知名品牌在专利布局上的身影,体现出技术研发的重视与方向。而国潮口腔护理品牌也在开打专利“保卫战”。
据公开报道的资料,口腔护理用品巨头联合利华名下专利申请达11万件,通过分类号和关键词限定,在口腔护理技术方向后累计约4000多件。近20年相关领域专利申请约2400多件,其中发明专利约2000件,占比较高。
国潮口腔护理品牌则如下:1)参半:深圳小阔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已拥有专利26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2)BOP(中文名:波普专研):上海格芒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品牌,公司拥有2件专利,均为发明专利。3)冰泉:广州冰泉化妆品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公司拥有7件专利申请中,其中5件外观,2件发明。4)SPDCare舒倍登:拥有11件专利,以外观专利为主。口腔护理品牌目前拥有的专利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外观专利占到了68.18%。
而以生产“冷酸灵”牙膏闻名的重庆登康口腔拟IPO上市消息近日引发业界关注。登康口腔现国家专利140余项,拥有双重抗敏感牙膏、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专效修复牙膏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六大科技创新平台。
另一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前不久公开“口腔健康检测系统、相关方法、装置及设备”专利,公布号CN113243932A。该专利摘要显示,采用本申请处理方式,使得将用户通过客户端随拍的口腔自然影像和该用户的专业医学影像进行融合显示,用户通过融合影像即可直观地了解其牙齿健康变化信息。该专利可以有效提升用户口腔健康检测的及时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口腔专利达人
口腔科研创新中,也涌现出了不少的专利达人,他们成为中国口腔科研创新榜样。
孙玉春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口腔修复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
作为第一发明人,孙玉春已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58项(已授权9项),转化协议金额2258万元(超出部分根据实际销售数量计算)。专利产品销往国内20余省份及欧洲、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年应用数>200万例。
李建树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李建树长期坚持科研,致力于口腔医学高分子材料和医疗器械的创新性研发和产业化工作,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20项,已授权10项。
依托四川大学科研平台,李建树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了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口腔医用高分子材料和医疗器械创新型企业”爱睿康“医疗品牌。目前已有多个口腔医用产品已进入第三方检测及临床研究,且已申报医疗器械注册证。此外,李建树还推出菌斑染色液、窝沟封闭救剂、氟防龋材料等系列产品,为广大人民特别是儿童与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医疗服务。
政策
2016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科技创新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表示: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移转化收益比例,以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方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的,应当从技术转让或者许可所取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奖励;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实施转化的,应当从作价投资取得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奖励;在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获得奖励的份额不低于总额的50%。
意见同时确定了8大重点任务,其中积极推动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开放共享,开展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实施卫生与健康适宜技术推广行动;加强卫生技术评估与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