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化网 文学作品 【牙冠修复纪事27】美牙: 乱花渐欲迷人眼 | 陈亚明教授专栏 

【牙冠修复纪事27】美牙: 乱花渐欲迷人眼 | 陈亚明教授专栏 

广告位

文| 陈亚明

【作者简介】陈亚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系主任;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口腔修复学”课程负责人,江苏省本科、专升本精品课程“口腔修复学”主持人,全国统编研究生教材“口腔生物材料学”、“全口义齿修复学”编委。具有丰富的教学和临床医学实践经历,为全国口腔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口腔修复领域人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委会顾问、美学专委会常委,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首席发展咨询专家,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专家库专家等学术社会组织职务。

曾几何时,没有医生资质的所谓“美牙师”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美牙业务”。一时间,“美牙师”培训班遍地开花。毁了无数牙齿。

01

美牙行业兴起,让没有受过系统口腔医学专业培训的外行人做牙齿美容,最终导致的是人的牙齿受到伤害,后期需要更多的牙齿问题的处理和治疗!会出现更多牙齿出现问题的病人!

牙齿和头发指甲不同,牙齿的修复和美化涉及到非常专业的牙科知识,一个口腔专业的大学生,即便是经过几年正规系统的口腔专业大学的学习,也不一定能够做好牙齿的美学修复。

与此同时,一些投资机构也盯上了牙科行业,在资本的裹挟下,口腔行业发展呈现无序状态,乱象丛生,低价、免费各种诱惑,广告铺天盖地,全方位,无死角,互联网、报纸、公交车、街上的广告牌,到处都可以见到牙科广告!各种广告花样翻新,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民众更是一头雾水。想起了一句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这其中也有医生也慢慢地开始成为“经营的商人”,“洁牙”就变成了“洗牙”,病人就变成了“医生”口中的“客户”,如何取得病人的信任就变成了“获客要诀”。还派生出一个新的职业“美牙咨询师”。 甚至有医生对我说:“我不是纯粹的牙医,我就是个牙商!” 最终的结果,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一次次广告的轰炸冲击,难以置信的低价,让民众认为,牙科行业就是个“暴利”行业。民众对牙科行业失去了信任,只能用价格作为选择的重要标准。

02

我们来看看不正规美牙给人可能造成的伤害有哪些?

1、损伤牙釉质

牙釉质作为牙齿最外层坚硬的 “保护伞”,能有效抵御外界刺激,维持牙齿的健康状态。专业美牙操作严格遵循规范,尽可能减少对牙釉质的损伤。但非口腔专业人士对牙釉质的结构和特性缺乏深入了解,在打磨、做美牙贴面和全瓷冠美化等操作中,手法难以精准控制,极易过度打磨牙釉质。一旦牙釉质受损,牙齿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便会大幅下降,患者在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常常会感到牙齿酸痛不适。长此以往,受损的牙釉质会使牙齿表面变得粗糙,更易附着菌斑和色素,进而引发龋齿等一系列口腔问题。

2、引发牙龈损伤与炎症

牙龈健康是口腔健康的重要基石。专业口腔医生在美牙操作时,会遵循微创、保存原则,并格外小心地避开牙龈,将对牙龈的刺激降至最低。但非专业人士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时难以精准把控力度和位置,极易损伤牙龈组织。牙龈损伤后,不仅会出现出血、疼痛等症状,还会破坏牙龈的屏障功能,使细菌更容易侵入,从而引发牙龈炎。若牙龈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会进一步蔓延,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3、导致牙齿感染

口腔是一个复杂的有菌环境,因此在美牙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至关重要。专业口腔医疗机构配备了完善的消毒设备和严格的消毒流程,能够确保治疗器械和操作环境符合无菌要求。然而,许多非口腔专业人士开展美牙服务的场所,往往不具备专业的消毒条件,所用的美牙工具可能未经过彻底消毒,携带大量细菌、病毒。当这些工具进入口腔时,就会将病原体带入,引发口腔感染,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患者将承受难以忍受的疼痛,后续治疗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

4、造成过敏反应

美牙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材料,如美牙贴片、美白剂等。正规口腔机构使用的材料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临床试验,安全性有充分保障。但非口腔专业人士使用的美牙材料来源不明,质量参差不齐。这些劣质材料可能含有超标的重金属、化学添加剂等,容易引发过敏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红肿、瘙痒、溃烂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牙齿和口腔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了避免非专业美牙带来的种种危害,大家务必选择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口腔医生进行美牙。毕竟,只有拥有健康的牙齿,才能绽放出真正自信、美丽的笑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