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2月份18个牙科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2025年2月,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188个。《口腔观察》统计梳理统计,其中牙科类一共18个(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11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4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3个)。
《口腔观察》据国家药监局官网公告梳理统计
| 北京市口腔医疗监管网络实现全覆盖,对种植牙价格虚高重点治理
北京市卫健委3月13日介绍,目前,本市已形成覆盖16个区及经开区的立体化口腔医疗监管网络,并建立起全网线索追踪机制,对20余个互联网服务平台实施动态监测。
“去年,我们累计检查口腔医疗机构150余家。”市卫健委执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执法部门对新媒体社交平台、互联网服务平台、各口腔医疗机构官网进行了摸排,重点关注诊疗科目、人员资质、种植病历、预付卡服务等内容,依据法定职责,研判可能关联的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风险较高的线索,立即组织暗访、现场执法等检查行动。
市卫健委协同多部门打出“规范+服务+共治”组合拳,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市的立体化监管网络。本市已建成完整的市区院三级质控体系,在16个区及经开区均成立区级口腔质控中心。由卫健委牵头,联合网信、市场监管等8部门建立“口腔治理联席机制”。针对种植牙价格虚高、过度营销等痛点,跨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查处违法广告案件多起。
此外,本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20余个互联网服务平台实施动态监测,重点筛查诊疗资质、价格公示等12类风险点。本市已建立“全网线索追踪机制”,累计发现并处置网络违规信息237条,对32家存在预付卡违规行为的机构进行行政约谈。据千龙网
| 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位列2025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全球第十二,中国内地第一
3月12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了2025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位列全球第12位,居中国内地第一。

2025年QS排名对全球100个国家/地区超过1700所大学在55个学科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独立的对比分析,涵盖五大类学科:艺术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据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官网
| “华西口腔智联大模型”智能分诊功能上线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自主研发的“华西口腔智联大模型”智能分诊功能正式上线,这个能听懂“牙巴漏风”“啃排骨痛”的AI门诊管家,不仅能精准拦截“迷路”患者,让大家看病不再挂错号,让患者少跑路,未来还将承包从挂号到复诊的全流程智慧服务,让看牙更加便捷高效。
该模型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联合计算机学院联合开发,融入DeepSeek基座推理能力,叠加口腔专科诊断、影像分析等垂直场景的轻量化智能体,实现复杂医疗场景的精准适配。
“华西口腔智联大模型”不仅仅是有智能分诊功能这一强大功能,现在已支撑诊疗全链条优化:诊前通过问卷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精准识别潜在风险,生成风险等级与应对建议,推送至医生端,便于优化治疗方案。诊中可快速分析患者影像、病史及症状,辅助医师诊断,并给出相关知识、最新指南和治疗建议。诊后则化身24小时“云管家”,协同医护团队帮助患者制定恢复计划并提供个性化建议。据封面新闻
| 安徽省正畸专业委员会紧急呼吁:理性对待正畸治疗,远离社交媒体误导,守护口腔健康
日前,安徽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在公众号发布一则呼吁,理性对待正畸治疗,远离社交媒体误导。该内容如下:
亲爱的广大患者朋友们: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成为许多人分享正畸治疗经验和效果的“热门舞台”。然而,这些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片面、夸大甚至虚假的信息,误导了许多患者对正畸治疗的认知。为此,安徽省正畸专业委员会郑重发出呼吁:请广大患者理性看待正畸治疗,远离社交媒体的误导,树立科学的治疗观念!
一、警惕社交媒体的误导
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效应”让许多患者盲目追求“完美笑容”,却忽视了正畸治疗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患者应理性对待,避免被误导。部分内容为吸引流量,刻意营造“完美效果”,导致患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二、科学认识正畸治疗
理性看待治疗目标
正畸治疗旨在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但并非所有问题都能完全解决,患者应保持理性预期,并与专业医生充分沟通。
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口腔条件不同,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切勿轻信社交平台的片面宣传或“网红推荐”,盲目模仿可能导致不适合的治疗方案,甚至引发健康风险。
科学评估效果
正畸效果应从功能、健康和美观等多方面综合评估,而非仅凭主观感受或社交平台上的照片判断。治疗效果受年龄、骨骼条件、牙齿状况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应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局限性,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三、我们呼吁每一位患者:
理性看待正畸治疗,不盲目追求“完美笑容”;
远离社交媒体误导,不轻信片面宣传;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与专业医生充分沟通;
树立科学治疗观念,尊重个体差异,注重综合评估。
让我们携手行动,远离误导,理性选择,科学治疗,共同守护口腔健康!
据安徽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公众号
| 拜博口腔等被曝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回应称已终止不合规数据合作
总台“3·15”晚会曝光多家科技公司以“大数据获客”为名,通过技术手段疯狂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商品进行交易。其中,拜博口腔等知名企业被点名使用“火眼云”系统实施数据窃取。据官网介绍,泰康拜博口腔作为泰康保险集团旗下大型口腔连锁机构,在全国近50个城市开设近160家专业口腔医疗机构,每年为近250万客户提供专业的口腔齿科服务。
3月16日,拜博口腔相关负责人回应,经查证,我司与该公司旗下关联公司在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30日有短暂合作。但合同明确规定,数据使用必须基于客户明确授权,且客户必须有口腔诊疗需求。在合作过程中发现对方存在未达合规标准的情形后,我司已于2023年12月1日主动终止所有合作。拜博口腔称:始终尊重并守护每一位客户的隐私安全,为切实维护客户权益,我司从2024年起,开始逐步清理此类服务合作。目前,我司正在对所有营销供应商进行排查,坚定取消并停止与此类用户数据服务商的合作。据中国新闻网
数据
| 2030年中国口腔正畸市场规模或将超1000亿元
中国正畸市场在过去十几年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作为全球增长最为快速的主要地区之一,2024 年市场规模达 670 亿元。固定托槽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最主要的正畸矫治工具,隐形矫治适应症不断拓宽,在佩戴体验、复诊周期及医生要求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24 年隐形矫治市场占比达 22%。尽管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正畸需求仍保持平稳增长,隐形正畸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展现出可观的增长潜力,预计至 2030 年中国隐形矫治渗透率约 25%。

中国口腔正畸整体市场预期在未来将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其中隐形矫治预期将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预计至 2030 年中国口腔正畸市场规模或将超 1000 亿元。据前瞻网
域外
| 英国卫生部公布计划:四月起牙科费用上涨
据英国《镜报》3月11日报道,近日,英国卫生部公布了针对牙科患者提高收费2.3%的计划。四月起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基础牙科护理费用将上涨,患者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
但英国牙科协会(BDA)指责政府对数百万患者实施隐性削减,称此次涨价为“卷土而来的紧缩政策”。儿童、孕妇、大多数退伍军人和领取某些福利的人可以享受免费NHS牙科护理,但其他所有人都必须根据所需治疗类型支付费用。需要基础护理(如检查或X光)的患者将支付27.40英镑,高于之前的26.80英镑。包括补牙、拔牙或根管治疗在内的第二类护理费用将上涨至75.30英镑,高于之前的73.50英镑,而需要假牙、牙桥、牙冠或牙套的患者将支付326.70英镑,高于之前的319.10英镑。据中国青年网编译
声明:1、本文内容整理自媒体及网络,文中观点和数据不代表《口腔观察》观点,引用内容及图片 版权归原所有者。2、凡转载《口腔观察》及《口腔内参》内容请标明转载自《口腔观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