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化网 人物 中国口腔医学美学推动者: 深切怀念中国工程院邱蔚六院士 

中国口腔医学美学推动者: 深切怀念中国工程院邱蔚六院士 

广告位

文| 孙少宣(作者系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美学研究所创始所长、教授、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顾问)

2024年5月24日,我国口腔医学界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在上海仙逝,巨擘陨落,英名千古。他在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外科以及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令世人敬仰,而他的雄韬伟略推动口腔医学美学发展贡献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1989年1月,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关于召开医学美学学术大会和成立全国学术团体筹备协商会议的通知,发向各省与美学美容相关的医疗科室。一封给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邱蔚六院长的邀请函由我投进了邮筒。半个月后收到邱老师的回复:“医学美学顺应时代潮流,前景看好,理当支持!因事不能前往,请代我在发起人仪式上签名”。

在当时谈美色变余温尚存的大环境下,邱老师以敏锐的眼光扶植了医学美学与口腔美学的起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此后的三十多年里,邱老师时时关心着口腔医学美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鼓励和鞭策中青年一代去努力奋斗。

1993年秋,我主编的《口腔医学美学》专著完稿,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60万字的书稿寄给邱老师审阅,并期望赐赠序言。他身为院长和繁重的医教研工作,可谓日理万机,却在百忙之中对书稿的基础理论部分认真审读,令人十分感动。他在序言中客观地评价:“新学科往往代表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创造空间就越广阔,此书的问世,无疑对其填补我国口腔医学中美与审美领域的空白是非常及时的”。同时又指出:“目前口腔美学尚处于萌芽阶段,本书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之处,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体现了一位医学大家严谨的治学风范。正因为邱老师在口腔医学界巨大的影响力,《口腔医学美学》出版后,作为我国口腔美学的代表作赠送国际学术团体和友人,也作为部分口腔医学院校的选修或必修课教材而多次再版。

2001年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的高校本科教材《美容牙科学》(孙少宣主编,郭天文副主编)第一次编写会议在郑州召开,上海九院王晓仪教授是编委之一,邱蔚六老师亲临编写会议指导,让全体编委倍受鼓舞。

2004年,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美学研究所成立,邱老师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称:“口腔美学研究机构的诞生,是这门新兴学科更上层楼的标志。”同年,我和王光护主编的《口腔审美学》专著出版,邱老师再次写序,高屋建瓴地指出“随着口腔医学日趋审美化的发展态势,审美学更能体现口腔医学各分支专业的可操作性特征,并进一步完善了临床医疗中的人文与艺术内涵。

2005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成立15周年纪念大会在武汉举行。口腔界的邱蔚六、王大章、王兴、潘可风等专家全程出席,充分体现了对医学美学的支持。邱老师在大会上的讲话,激励着一代代医美人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行。

【注: 出席15周年纪念大会的口腔界专家,前排左起王大章(左3)、邱蔚六(左5)、王兴(右2)、孙少宣(右1);后排潘可风(右3)】

【注:作者(左)与邱蔚六院士】

2012年,我国医学界一部“盛世修典”般的大型图书工程《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启动,邱老师担任口腔医学卷(五卷)总主编。他坚持把“口腔美学”作为与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主要专业之一入编第三卷,并将口腔美学所有条目的编写工作交给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美学研究所。这是信任和荣誉,也是责任和挑战。研究所参编人员不负众望、呕心沥血、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从而奠定了美学在口腔医学中的学术地位和历史价值。

2014年,亚洲美容牙科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大会即将在广东佛山召开,王光护和我专程前往上海请教邱老师,受到热情接待。他勉励我们全力开好此会,要多开展国际、洲际间的学术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同时把中国的学科特色推向世界。

恩师德学双馨,剑胆琴心,悬壶济世,在国际口腔颌面外科享有崇高的盛誉,同时对口腔美学事业倾注心血,使这门学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再到熠熠生辉,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境界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追随。

师恩浩荡,范垂千秋!敬爱的邱蔚六院士千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