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金
导读: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有一位博士院长却能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淡薄的社会中保持一股清流,他说自己的经历与一支青霉素有着莫大的关系。
人物介绍:熊小明
(熊小明:副主任医师、口腔医学博士、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全国口腔名家联盟成员、广东省口腔种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国(DGI)口腔种植协会会员、美国口腔正畸学会(AAO)会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腔种植访问学者等。)
一支青霉素改变的人生
当年搞不懂这个问题的男孩叫熊小明,如今已经是博士的他,担任暨南大学附属穗华口腔医院越秀院区的院长,谈起为医的初衷,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沉重的哀伤。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广大农村的医疗条件相对简陋。熊小明外公弟弟因为受伤,在医院开出了两支青霉素,仅仅一支就治疗好了。当年人们很少用激素,青霉素的效果神奇是有目共睹的,剩下的一支家人舍不得用,正好熊小明妈妈回娘家,就送给这个侄女了。熊小明母亲回到家就询问同村的赤脚医生有没有用过青霉素,赤脚医生也是同村的叔叔,这位叔叔根本没有用过,为了面子说自己经常用,没有什么稀罕的!
不久后的一天,熊小明发现母亲的身体不适,就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打针。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天人永隔。由于没有进行皮试,青霉素过敏,导致妈妈去世,这件事成为熊小明心中永远的痛。当年已经11岁的熊小明眼含热泪,在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他在心中暗暗立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医生,为普通百姓看病,让普通老百姓能明明白白地看病。
一位口腔高材生的砥砺与追梦
高考时,熊小明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医学院。在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是最高的,他被分配到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原湖北医学院口腔系),开始专业口腔知识的学习。
上课聚精会神地听讲,下课就去图书馆查阅文献、书籍,实习期开始,每天花费15个小时在一线操作。熊小明的大学生活被学业填得满满的。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原本可以分配到省市人民医院,但他强烈要求到武钢职工医院工作,原因很简单,武钢央企工资最高,他要多挣点帮助下面的弟弟妹妹。谁让他是家中的老大呢!为了挣得更多,他主动要求从武钢职工医院下到河南焦作的分院。他说,那儿的一线工人更需要自己!
当年母亲的不幸成为他全心全意服务职工们的不尽动力,也造就了他扎实的基本功,他与患者之间都成了朋友,患者不断的增加也成就了他案例手术的沉淀,促进了熊小明N篇高质量专业论文的发表,熊小明的技术和学术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他被当地和武钢行业任命为“口腔学科带头人”,连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科室技术骨干”,成为最早一个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的临床医生。
“闪婚”的爱情和一生的医学执念
熊小明院长自1991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至今,在口腔行业已经耕耘了30余年,回顾自己的从医生涯,感慨良久。他回忆道:“当年一心钻研口腔专业,因为口碑好,赢得了一位女生的爱,还直言当年自己是闪婚!”
他坦言:自己和夫人认识过程非常简单,当时从武钢焦作分院准备调回武汉时,一位女同事给他送行时。对方还带着闺蜜一起,没有想到就是这一顿饭,他与女同事的闺蜜就一见钟情。第二天正常上班时调令也到了,熊小明说不走了。武钢焦作医院的院长开心地请熊小明和还是对象是女友吃饭,医院领导还督促他们赶紧领结婚证。在夫人的支持下,熊小明安心地钻研口腔新技术、新材料。
为知名演员《七十二街坊》李局长扮演者检查口腔
他回忆,当年刚入种植行的时候,在华西、上海九院都有一些外国医生,特别是德国医生比较多一些,许多新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当年的口腔医生都是全能手,患者有任何牙齿问题,都要给解决。不像现在划分得这么细,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专业的种植和正畸医生。他的种植技术还是在患者主动鼓励下做的,也是当年武钢医院第一个开展种植牙的医生。第一次运用国外的种植理念为国内患者种上了牙,效果出奇的好。从此,他开始了大量种植牙案例的积累。全部是免费为职工们种植牙的,这些案例都是一些退休的老人,他们自购种植体,由熊小明在医院手术,因为当时他武钢总院和他还在的市人民医院都没有种植牙技术,他已经积累了数百例成功手术的案例,虽然没有一分钱收益,但给熊小明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因为许多老人都冲着别人说,自己是熊小明种植的牙,像自己的真牙一样一样的,老人们那种自豪感让熊小明感觉比收入多少钱还要高兴。
熊小明院长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习期间与王大源教授合影
为精进技艺,熊小明多次应邀赴瑞典Branemark骨结合中心、日本福冈齿科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等地访问交流,与国际种植专家交流心得、切磋技艺,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并将学到的现代种植学理念及先进的种植技术应用于临床。
熊小明院长与世界种植协会主席Nadia Tecco合影
从医30年,熊小明院长已发表口腔颌面外科专业论文23篇。经他治疗的7宗病例已被编入《种植牙修复经典病例库》中。
他常说:“医生一下子,病人一辈子。”一事当前,他总是先为患者着想!这就是博士院长熊小明的追求!
作者简介:肖金
(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暨大附属穗华口腔医院党支部书记,新闻主任;曾在解放军、武警部队医院负责宣传工作,获好新闻奖。曾被《健康时报》《羊城晚报》等报刊评为优秀特约记者、通讯员、策划和推出多项报道与公益活动。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等媒体发表稿件5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