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文化网 人物 牙医孔卫东和他的正畸故事︱口腔人物

牙医孔卫东和他的正畸故事︱口腔人物

广告位

文/肖金 (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孔卫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eBrace个性化舌侧矫治器主要发明人;从事正畸30余载,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5、6、7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常委;美国口腔正畸学会(AAO)会员;世界正畸联盟(WFO)会员;中国正畸协会(COS)会员;广东省3D打印技术联盟理事会理事;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理事会理事;2020年入选岭南名医、2021年被评为第七届羊城好医生及第七届羊城好医生最佳人气奖。

“他,是医生、是老师、也是一位牙齿矫治器发明家;他,因为牙齿矫治,间接帮助多位病患重启人生;他认为,正畸能够照亮人生;他就是暨大穗华口腔医院口腔正畸临床研究院院长、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牙齿矫治正畸专家孔卫东主任医师。”

不为良相,只为良医

在暨大附属穗华口腔医院,每当提到孔卫东主任,人们自然会想起他的爱心付出以及对正畸矫治专业执着与热爱的故事。

孔教授生于一个普通医生家庭,从小就在医院大院里长大,一方面目睹无数生老病死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也经常感受医生母亲成功抢救患者后的兴奋与喜悦,经过治疗成功痊愈的患者再三道谢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一幕幕的场景使得孩童时的孔卫东萌发了长大后要从医助人的梦想,立志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

在广东韶关北江中学苦读高中三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系读大学,并先后取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并由住院医师逐步晋升为主任医师,实现“不为良相,只为良医”的愿望与梦想。

图︱林巍教授、林久祥教授、刘从华教授、孔卫东教授(从左至右)

爱心驱动,发明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事情还要从2003年说起,从法国学成归国的阿江(化名),留学期间在法国接受了美观隐形效果最好的舌侧矫治技术,但这一治疗直到毕业都没有完成,考虑回国的落脚点是国际化大都广州,便打算找到一位懂得舌侧矫治技术的专家继续完成余下治疗。可惜回来后在广州多家口腔机构都没能如愿。

无奈之下,他只好每个月往返北京进行舌侧牙齿调整,本以为这虽然辛苦,总算能顺利结束牙齿矫正治疗。然而事与愿违,有一天北京的主治医生突然告知他要移民国外,不能继续提供服务。思前想后,阿江打算每月往返法国治疗。好在经熟人介绍后找到孔教授。经过精心治疗,阿江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免去再次奔波国外之苦。

这一病例引发孔教授在舌侧矫治方面的思考。作为一种隐形效果极好的矫治方法,舌侧矫治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国外出现,为什么国内却很少医生了解或掌握此项矫治技术呢?

翻阅文献后他发现:妨碍舌侧矫治技术推广应用的两大主要原因是舌侧托槽脱落后难以重新粘接和矫治器制作的个性化程度不完善。

随后,这成为了孔卫东主任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为此,他申请了多项省部级与厅局级研究课题,联合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澳门正畸学会及企业组成舌侧矫治器多学科研发团队进行攻关,随后又辗转美国、香港等地区学习舌侧矫治的相关技术,了解并掌握了舌侧矫治的国内外前沿技术。攻关小组采用了3D打印技术为突破口,经过近两年夜以继日的刻苦攻关,掌握制作个性化舌侧矫治器的核心技术,终于在2008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副 “eBrace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次年,首例通过个性化舌侧矫治器开展的临床治疗在孔教授亲自指导下获得圆满成功。

2011年,通过完善与改进的“eBrace个性化舌侧矫治器”通过专家评审,获得广东省药监局批准颁发的国内首张个性化舌侧托槽医疗器械注册证,取得临床使用资格。

这打破了国外产品与技术的垄断,同时也为推动与普及国内舌侧矫治技术作出了关键与突破性工作。作为一项成功的医学转化项目,从2011年生产至今,eBrace个性化舌侧矫治器被批准进入数十家口腔医院以及近1200家医疗机构临床应用且效果良好;还出口美、俄、日、英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除编写入人卫版研究生正畸教材外,还写进以色列、捷克与荷兰等国教材。

全球已有超过10万余名患者选择了eBrace个性化舌侧矫治器,且这一数字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该产品还获得广东医学科技三等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决赛上获生物行业成长组三等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组成长组广州赛区优胜奖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组成长组国家赛优秀企业奖等奖励。

图︱孔卫东

作为医者,自己发明的产品能惠及更多患者,这让孔教授倍感欣慰。他告诉我们,“eBrace”这个名字本身有它独特的含义,“Brace”的英文意思是“托槽”或“矫治器”的意思,字母“e”包含“Easy(容易、舒适)、Efficient(高效) 、Esthetic(美观)、Economical(便宜)等。所以,容易操作、高效;患者舒适、美观,还有便宜就是他赋予这款矫治器的天然属性。在这之外。孔教授认为医者还必须具备悬壶济世的品质,只有爱心的驱动,才会令医生本人尽力为病人排忧解难,力求尽善尽美,尽忠尽责。

一幅画一份情,正畸照亮人生

阿丽(化名)的职业是一位护士,但因为牙齿原因经常别人取笑为“龅牙”妹,苦恼的她只要出门就戴上口罩,以避免旁人的冷嘲热讽。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态,阿丽慕名找到孔卫东主任。

经过近两年治疗,阿丽从龅牙嘴变成了樱桃小口。这给她带来积极影响:从不爱说笑变得积极乐观,爱说爱笑,出门也不会再用口罩掩饰。阿丽后来远嫁美国。出国前,她亲手画了一幅非常暖心的画送给孔教授以表达谢意。至今,逢年过节,孔教授还能收到来自阿丽从国外寄来的贺卡。

牙列不正、牙齿畸形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严重的会产生让患者自卑心理,影响身心健康。孔教授对此尤为重视,他希望能通过正畸,为患者找回久违的笑容。

孔教授曾经有一位香港8岁小病号。他在幼儿园时是一名非常爱表演的儿童,有很多好朋友。但小学后,父母发现他不愿意再跟小朋友来往了,原因就是牙齿长得不好看,常被同学们起各式各样难听的绰号,变得情绪低落、自我封闭。直到接受了孔教授治疗后,小病号才重拾自信,重归欢乐。

牙齿非小事,人的一生都和牙齿相关,只有口腔健康,才能全身健康。而作为牙科医生,孔卫东教授认为,除了要拥有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艺,具备医德和高度的责任心,还一定要有“爱”,对患者的“爱”,对社会的“爱”,对生活的“爱”,才能实现“正畸改变人生,正畸改变家庭”的信念。

只有爱的力量才能衍变出远超意想的结果。

“谁也不知道鼓声能传多远!”孔卫东教授借用了一句非洲谚语来为这一观点做注解。

作者简介

肖金,广州暨大附属穗华口腔医院党支部书记、新闻主任,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口腔文化专委会常务委员;曾在解放军、武警部队医院负责宣传工作,获好新闻奖;曾被《健康时报》等报刊评为优秀特约记者、通讯员,策划和推出多项报道与公益活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口腔文化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23211286(微信同号)

邮箱: kqwh99@163.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